返回首页 | 返回本书目录 |

以赛亚书第四十六章 

四十六1~13
雅巍远胜于巴比伦众神祇
四十六1 彼勒 彼勒不是个正统的巴比伦名字,而是亚喀得文的「主」(希伯来文 ba'al)。苏美神尼普尔的恩里勒被称为「主」,后来这个头衔也封给巴比伦神玛尔杜克。玛尔杜克是巴比伦的众神之首,是万神榜的守护神。巴比伦创世史诗《埃努玛埃利什》记载了玛尔杜克如何高升到现今这个地位,据悉是发生在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。玛尔杜克是古远尊贵的埃里度城守护神恩基的儿子。我们虽然常在圣经里看到巴力是与雅巍敌对的神祇,但是在主前第一千年纪没有一个神祇具有玛尔杜克一样的政治威力。他的主要神殿是在巴比伦城的「厄萨吉拉」(「有崇高之首的神殿」),与闻名的梯塔神庙「厄特默南基」(「天地的根基」)有关联。
四十六1 尼波 尼波(亚喀得文「拿布」)是巴比伦附近的一座城博尔西帕的神祇。他是智慧之神,也是文士与玛尔杜克儿子的守护神。新巴比伦时代的国王都要纳入他的名字(例:尼布甲尼撒、拿波尼度),可见他在那个时代的地位有多显赫。他在以赛亚时代已经颇有地位,因为撒珥根在他的新首都,称作杜尔沙鹿肯(亦即「科萨巴德」)的要塞为他建造了一座相当耀眼的神殿。一个第八世纪的碑文力促百姓信靠拿布,不要相信其他神明。
四十六1~2 被掳的偶像 巴比伦的节庆日是抬出偶像盛大游行的场合。不过这里指的不是胜利行军。美索不达米亚有很多战争中神像被俘的描绘。巴比伦神玛尔杜克好几次被俘,被带出巴比伦。赫人(主前1595年)、亚述的杜库提宁努他一世(主前1244~1208年)与西拿基立(主前705~681年)都曾毁灭巴比伦,取走玛尔杜克神像,但是后来都归返巴比伦。
四十六6 以金银造像 见四十章19节与四十一章7节附注。
四十六7 偶像的使用与待遇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每天要给神像上供、穿衣服,甚至沐浴。他们每天要供奉食物(当然是庙方人员吃掉)。另有人帮神像穿衣脱衣,也另有人清洗神像,庆典时扛出去。
四十六10 有目标的神 古代近东的神自己无法掌握世界的命运,需要藉助外力。在美索不达米亚有些「命运泥版」文献,记载了宇宙间万事的命定结局(包括神的)。谁掌握这些泥版,谁就掌握了万物的命运。有时这些泥版「遇人不淑」,就会造成混乱。有些神明,像是恩基,头带魔法师的帽子,表示自己有能力掌握、预测未来,但是只能借助于符咒、念经。相反的,雅巍掌管一切,不须借助于泥版或咒语(见十四26~27注释)。

──《圣经背景注释》

赞助商链接

返回基督教圣经